關於醫家<柯應宿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柯應宿(生卒年不詳),字少微,明代歙縣(今屬安徽)人,出身醫學世家,其父江瓘為當時著名醫家。柯應宿承襲家學,精研醫理,尤擅臨證診療,於中醫醫案整理與實踐具重要貢獻。
家學淵源與學術傳承
柯氏之父江瓘為《名醫類案》之初纂者,該書輯錄秦漢至明代諸醫家驗案,按病證分類,旨在「宣明往範,昭示來學」。然江瓘未竟而卒,應宿繼承遺志,耗時十五載,五度修訂,終成完帙。此書不僅保存歷代醫家臨床經驗,更體現「以案證理」之中醫思維,為後世醫案類著作之典范,如清代《續名醫類案》即受其啟發。
《名醫類案》之醫學價值
- 病證分類系統化
全書按內科、婦科、兒科、外科等分卷,下設傷寒、中風、虛損等子目,體現中醫「辨病與辨證結合」之特色。所載醫案多註明脈象、治法與方藥,如朱丹溪治痰飲、李杲用補中益氣法等,凸顯各家學術特長。 - 治法方藥的實證記錄
書中收錄大量驗案,如汪機以參、芪溫補治陰虛發熱,反映明代溫補學派之臨床應用。柯氏增補案語時,常附按語闡釋病機,如強調「濕熱相搏」致黃疸之理,與《黃帝內經》「濕熱交爭,民病疸」相呼應。 - 重視脈診與辨證思維
多則醫案詳述脈象與治法關聯,如「脈沉細者用附子」「滑數者佐黃連」,體現「脈證合參」之傳統診斷原則,符合《難經》「望聞問切」四診並重之旨。
學術影響與後世評價
柯氏父子所纂《名醫類案》被視為中醫醫案學奠基之作,清代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評其「網羅浩博,變通圓機」,對溫病學派吳鞠通《溫病條辨》之醫案引用亦見其影響。近代中醫教育常引該書案例,作為「因證制方」之教學範本。
柯應宿以醫家身分傳承父業,其編撰工作不僅保存醫學文獻,更深化中醫「醫案學」之理論與實踐價值,於明代醫學發展中佔一席之地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