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橫向蛾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橫向蛾,為中醫外科疾患之一,屬乳蛾證型範疇,首載於明代《瘍科選粹》卷三。其名「橫向」者,蓋指喉核(扁桃體)腫脹之勢向兩側橫生,與「直喉蛾」(腫脹縱向發展)相對,皆歸於「乳蛾」大類。以下分述其理法辨要:
一、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本病多因風熱邪毒外襲,或肺胃積熱上攻,搏結於咽喉所致。《瘡瘍經驗全書》云:「乳蛾屬肺胃風熱,或酒色過度鬱結而成。」若熱毒熾盛,灼腐血肉,則見喉核赤腫焮痛,甚則化膿;若病程遷延,正虛邪戀,可轉為慢性,反覆發作。
二、證候特點
1. 局部體徵:雙側喉核腫大如蠶蛾,色紅或紫赤,表面或有黃白膿點,腫勢橫向延伸,甚則阻塞咽喉,妨礙吞咽呼吸。
2. 全身症狀:急性期多伴發熱惡寒、頭痛身楚、口乾欲飲、小便黃赤、舌紅苔黃膩、脈洪數等陽明熱盛之象;慢性者常見咽乾不適、喉核暗紅、午後低熱等陰虛火旺之候。
三、治法方藥
1. 內治
- 風熱外襲:宜疏風清熱、解毒利咽,方用銀翹散合甘桔湯加減。
- 肺胃熱盛:當清泄肺胃、涼血消腫,選用清咽利膈湯或普濟消毒飲。
- 陰虛火旺:需滋陰降火、潤燥利咽,方取知柏地黃丸合養陰清肺湯化裁。
2. 外治
- 吹藥:以冰硼散、珠黃散吹喉,清熱解毒、祛腐生肌。
- 含漱:漱口方(如銀花甘草湯)煎湯頻漱,滌除穢毒。
四、文獻溯源
《瘍科選粹》論其「形橫而痛劇」,與《外科正宗》「雙蛾風」相互參證。清代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》進一步區分:「雙蛾生於喉間,有單有雙……腫痛湯水難入。」可見歷代醫家對其形態、病位辨識精詳。
五、鑑別要點
需與「單蛾」(單側發病)、「石蛾」(慢性腫硬如石)、「喉癰」(膿成範圍廣)相鑑別。橫向蛾雖腫勢橫展,然病位仍在喉核,此與喉關癰之漫腫及於軟顎者有別。
附:古籍所載「乳蛾」多涵蓋今之急性扁桃體炎、慢性扁桃體炎等病,而橫向蛾更強調其病變形態特徵,屬中醫外科「形名學」之典型案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