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濕髮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寒濕髮黃,中醫病名。屬於陰黃。見《證治匯補.黃病章》。指因寒濕鬱滯,脾陽虛弱,膽液外滲引起之黃疸。患者身目發黃呈暗晦色,神疲畏寒,食慾不振,脘腹脹悶,大便不實,小便短少,脈沈濡或濡緩,舌淡苔膩。宜溫中化濕,方選茵陳術附湯、茵陳四逆湯、理中湯加味方。參見黃疸、陰黃等條。
寒濕髮黃,是指由於寒濕鬱滯,脾陽虛弱,膽液外滲引起的黃疸。患者的皮膚、眼睛等部位會發黃,呈現暗晦色,精神疲倦,畏寒怕冷,食慾不振,腹部脹悶,大便不成形,小便短少,脈象沉細或濡緩,舌淡苔膩。治療上應以溫中化濕為主,可選用茵陳術附湯、茵陳四逆湯、理中湯加味方等。
寒濕髮黃的病因病機
寒濕髮黃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寒濕鬱滯,二是脾陽虛弱。
寒濕鬱滯,是指寒邪和濕邪相互交錯,阻遏在脾胃,影響脾陽的升發,導致膽汁外溢,從而引起黃疸。寒濕鬱滯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身目發黃,神疲畏寒,食慾不振,脘腹脹悶,大便不實,小便短少,脈沈濡或濡緩,舌淡苔膩。
脾陽虛弱,是指脾陽不足,運化失常,導致水濕內停,寒濕鬱滯,從而引起黃疸。脾陽虛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身目發黃,神疲乏力,食慾不振,大便溏薄,小便短少,脈沉細或濡緩,舌淡苔膩。
寒濕髮黃的治療
寒濕髮黃的治療,應以溫中化濕為主。可選用茵陳術附湯、茵陳四逆湯、理中湯加味方等。
茵陳術附湯由茵陳、大黃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、甘草組成。本方具有清熱利濕、解毒退黃的功效。主治濕熱黃疸、寒濕黃疸、陰黃等。
茵陳四逆湯由茵陳、大黃、附子、乾薑、桂枝、白芍、甘草組成。本方具有溫中散寒、清熱利濕、解毒退黃的功效。主治寒濕黃疸、陰黃等。
理中湯加味方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本方具有健脾益氣、溫中化濕、解毒退黃的功效。主治脾虛濕盛、寒濕黃疸、陰黃等。
寒濕髮黃的預防
寒濕髮黃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注意飲食,避免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- 在寒冷潮濕的季節,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如有黃疸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