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栗不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慄不復

寒慄不復是一種中醫名詞,指寒戰而無法回復正常體溫。這個詞出自《靈樞·經脈》,其中提到:「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,虛則寒慄不復。」

寒慄不復通常是一種虛寒證候,常見於老年人和身體虛弱者。其主要表現為四肢冰冷、害怕寒冷、手足不溫、面色蒼白、精神沮喪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尿量增加、舌苔淡白、脈搏弱細無力。

寒慄不復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先天不足:因為先天素質欠佳,或者後天失去滋養,造成脾胃虛弱,陽氣不振,衛氣不穩,寒邪侵襲,從而引發寒慄不復的症狀。
  • 過度勞累:過度勞累,耗損氣血,導致脾胃虛弱,陽氣不振,衛氣不穩,寒邪侵襲,從而引發寒慄不復的症狀。
  • 外感寒邪:受到外界寒邪的侵襲,陽氣受損,寒邪侵入體內,從而引發寒慄不復的症狀。

治療寒慄不復的方法主要以溫陽散寒、益氣固表為主。常用的方劑有:

  • 附子理中湯:此方由附子、乾薑、白朮、甘草、人參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具有溫陽散寒、益氣健脾的功效。適用於寒慄不復、四肢冰冷、害怕寒冷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尿量增多等症狀。
  • 四逆湯:此方由附子、乾薑、細辛、炙甘草組成。具有溫陽散寒、恢復陽氣的功效。適用於寒慄不復、四肢冰冷、害怕寒冷、面色蒼白、精神沮喪、大便溏薄、尿量增多等症狀。
  • 桂枝附子湯:此方由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、附子組成。具有溫經散寒、解表扶陽的功效。適用於寒慄不復、四肢冰冷、害怕寒冷、頭痛身痛、鼻塞流涕、咳嗽等症狀。

預防寒慄不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• 平衡工作和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飲食清淡,營養均衡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。

如果出現寒慄不復的症狀,應該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