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羨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骨羨瘡,又名骨羨疔,是一種發生於背部神堂穴、膈關及膈俞穴處的燎漿水泡。多因風熱鬱滯於該部之肌膚所致。初起時局部皮膚瘙癢劇烈,繼則成燎漿水泡,若搔破其甚者可潰爛見骨。治宜托里解毒。可內服加味補血湯,外敷太極黑鉛膏。

《外科啟玄》卷六曰:“骨羨瘡,生於背部神堂穴、膈關及膈俞穴處。初起時局部皮膚瘙癢劇烈,繼則成燎漿水泡,若搔破其甚者可潰爛見骨。治宜托里解毒。可內服加味補血湯,外敷太極黑鉛膏。”

骨羨瘡的病因是風熱鬱滯於該部之肌膚。風熱之邪侵襲人體,使肌膚腠理疏鬆,風邪乘虛而入,蘊結肌膚,化熱生毒,毒邪內陷,灼傷肌膚,形川芎羨瘡。

骨羨瘡的臨床表現為局部皮膚瘙癢劇烈,繼則成燎漿水泡,若搔破其甚者可潰爛見骨。

骨羨瘡的治療原則是托里解毒。可內服加味補血湯,外敷太極黑鉛膏。

加味補血湯的組成是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丹參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甘草。水煎服,每日一劑。

太極黑鉛膏的組成是:黑鉛、白礬、黃連、黃柏、冰片、樟腦、雄黃、硃砂。共研細末,調成膏狀,外敷患處。

骨羨瘡的預防方法是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風熱之邪的侵襲。如果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,要及時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