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攻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攻裡是中醫治療學術語,是下法之一。即攻逐裡實。用瀉下藥物通導大便,消除積滯,蕩滌實熱,攻逐水飲的治法。
攻裡的治法,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,可分為以下幾種:
- 實熱裡實:症見大便秘結,腹脹疼痛,口渴喜飲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治法以攻下為主,常用大黃、芒硝、硝石等藥物。
- 寒凝裡實:症見大便秘結,腹痛拒按,喜溫喜按,四肢不溫,舌苔白膩,脈沉緊。治法以溫通為主,常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藥物。
- 濕熱裡實:症見大便秘結,腹脹疼痛,口苦咽乾,小便黃赤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治法以清熱利濕為主,常用黃連、黃芩、白朮等藥物。
- 氣滯裡實:症見大便秘結,腹脹疼痛,噯氣頻作,胸悶不舒,舌苔白膩,脈弦。治法以行氣消積為主,常用陳皮、枳實、厚朴等藥物。
- 血瘀裡實:症見大便秘結,腹痛拒按,舌質紫暗,脈沉澀。治法以活血化瘀為主,常用桃仁、紅花、丹參等藥物。
攻裡的治法,雖然有不同的分類,但其基本原理都是通過瀉下藥物,將裡實排出體外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在臨床應用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合適的藥物和用量,並注意調理脾胃,以免損傷正氣。
攻裡的治法,雖然有一定的療效,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,如腹瀉、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。因此,在使用時,應慎重選擇,並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
攻裡的治法,在臨床上應用廣泛,但其療效和安全性,尚有待進一步研究。在使用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合適的藥物和用量,並注意調理脾胃,以免損傷正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