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剛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冷氣病,又稱「空調病」,為現代中醫新興之病名概念,屬「外感病」範疇。其成因源於人居處空調環境過久,腠理開闔失常,陽氣受遏,致使外邪(尤以風寒為主)趁虛內犯,與傳統「陰暑」「寒包火」等證候有相通之處。

中醫病理機轉
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言:「陽氣者,衛外而為固也。」冷氣病之本,在於陽幹之氣(甲丙戊庚壬所主升發衛外之能)受損。空調寒氣屬「外淫」之陰邪,直中三陽經:

  1. 太陽經先受其害,寒客皮毛,營衛失調,見頭項強痛、惡風無汗;
  2. 少陽經氣機鬱滯,則口苦咽乾、胸脅滿悶;
  3. 陽明經若被寒鬱化熱,可兼見鼻乾目痛、微熱煩渴。

此病尤易傷及「太陰肺」,因肺主皮毛,開竅於鼻。冷氣直襲肺系,輕則鼻塞流清涕,重則咳嗽喘促,此即《靈樞·百病始生》「重寒傷肺」之義。久居冷氣環境者,更可因「寒凝血瘀」而見肢節疼痛,或「脾陽被困」而納呆腹瀉。

證型辨治綱要

  1. 風寒束表證:惡寒發熱、無汗頭痛,脈浮緊,當用辛溫解表法,如荊防敗毒散加減;
  2. 少陽樞機不利證:寒熱往來、心煩喜嘔,宜和解少陽,小柴胡湯主之;
  3. 寒包火證:外寒內熱,咽痛痰黃,大青龍湯加減可解表清裡;
  4. 脾肺氣虛證:反覆感冒、氣短乏力,需益氣固表,如玉屏風散合參苓白朮散。

針灸調理
可取風池、大椎以散寒通陽;配肺俞、尺澤宣肺氣;足三里健運脾胃。若兼頭痛如裂,加刺太陽穴;關節冷痛,則艾灸腎俞、命門以溫煦先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