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臟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肝臟樹

中醫名詞釋義

肝臟樹乃中醫學中對肝臟的別稱,源自五行學說中肝屬木的特性。此名稱形象地將肝臟比喻為樹木,取其生長、舒展之性。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有載:「歲金太過,燥氣流行,肝木受邪。」此處肝木即指肝臟樹,顯示其與五行中木行的緊密聯繫。

五行學說中的肝木

在中醫五行體系中:

  • 肝屬木,與春季相應
  • 具有生長、升發、條達、舒暢的特性
  • 在色為青,在味為酸,在方為東
  • 與膽相表裡,開竅於目

肝木喜條達而惡抑鬱,其生理功能如同樹木般需要舒展空間。肝主疏泄的功能包括調暢氣機、促進消化、調節情志與生殖功能,皆體現其木性特質。

經絡系統中的肝經

在經絡學中,肝經(足厥陰肝經)與肝臟樹密切相關:

  • 起於足大趾內側端
  • 循下肢內側上行
  • 過陰器,抵小腹
  • 屬肝絡膽
  • 上貫膈,布脇肋
  • 循喉嚨之後,上入鼻咽部
  • 連目系,上出額
  • 與督脈會於巔頂

肝經氣血運行如樹之根系與枝幹,聯繫全身多個部位,反映肝臟樹生理功能的廣泛影響。

生理功能詳解

肝臟樹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於以下方面:

  1. 主疏泄
  • 調暢氣機:維持全身氣機升降出入的平衡協調
  • 促進消化:協調脾胃氣機升降,分泌膽汁
  • 調暢情志:影響人的情緒與心理狀態
  • 調節生殖:影響月經與精液的排泄
  1. 主藏血
  • 儲藏血液:調節全身血量分布
  • 防止出血:維持血循於脈中
  • 影響月經:與婦女經血調節密切相關
  1. 與形體官竅的聯繫
  • 在體合筋:影響肢體運動與關節活動
  • 其華在爪:指甲色澤反映肝血狀況
  • 開竅於目:眼睛視力與肝血肝氣密切相關

病理變化

肝臟樹功能失調可能表現為:

  • 肝氣鬱結:情志抑鬱,胸脅脹滿
  • 肝火上炎:目赤腫痛,急躁易怒
  • 肝血不足:肢體麻木,視物模糊
  • 肝陽上亢:頭暈目眩,面紅耳赤
  • 肝風內動:抽搐震顫,卒然昏倒

養生保健

基於肝臟樹理論的中醫養生原則:

  • 春季養肝:順應肝木升發之性
  • 舒暢情志:避免抑鬱憤怒
  • 適度運動:如太極、導引等舒展筋骨的活動
  • 飲食調養:適量攝取酸味食物滋養肝陰

肝臟樹的概念不僅是中醫藏象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體現了中醫對人體器官功能系統性的獨特認識,將解剖器官與生理功能、自然環境有機結合,形成整體觀念下的理論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