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幹脅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「厥陰經」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條重要經絡,屬於十二經脈之一,具體包括「手厥陰心包經」和「足厥陰肝經」兩條經脈。厥陰經是陰經中的最後一層,屬於陰中之陰,代表著人體的深層能量調節,並且與氣機的上升下降以及調節陰陽平衡有密切關聯。

1. 手厥陰心包經

循行路徑:
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,從心包絡出發,沿胸部向下,通過橫隔膜,聯繫到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心包經由胸部向上走,經過腋下、上臂內側,最後到達中指。

主要作用:
手厥陰心包經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心臟,並調節心臟與血脈的功能。心包經通過調節心包的作用,協助心臟運行氣血,並在外部保護心臟免受外來病邪的侵襲。

常見病證:
手厥陰心包經的病症與心臟及心包的功能失調有關,常見病症包括心悸、胸悶、心痛等。此外,心包經失調還可能引發情志問題,如煩躁、抑鬱、失眠等。由於經絡與上肢相通,還可能出現上肢疼痛、麻木等症狀。

2. 足厥陰肝經

循行路徑:
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端,沿足背向上,經過內踝,沿小腿內側上行,經過膝部、股部,進入腹腔,經過肝臟和膽囊,並向上貫穿橫膈膜,最後達到咽喉、鼻腔,與眼睛、頭頂相聯繫。

主要作用:
足厥陰肝經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肝臟的疏泄功能和藏血功能,這條經絡對於氣機的調節、情志的調控以及血液的運行有著重要作用。肝經的正常運行有助於情志舒暢,氣血運行通暢,並能保護肝膽功能。

常見病證:
當足厥陰肝經失調時,常見病症包括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、乳房脹痛、頭痛、目赤腫痛等。由於肝經與情志密切相關,情志抑鬱、焦慮、易怒、失眠等情緒問題也多與肝經有關。肝血不足時,可能會出現眼睛乾澀、視力減退、肌肉痙攣等症狀。

厥陰經的臨床應用

厥陰經在臨床上經常用於調理氣機逆亂和陰陽失調的病症。針灸或按摩手厥陰心包經的「內關穴」、足厥陰肝經的「太衝穴」、「行間穴」等穴位,對於緩解心臟疾病、肝鬱氣滯、情志抑鬱、失眠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。

厥陰經的病機特點

厥陰經的病機特點常表現為「寒熱錯雜」,也就是既有寒性病變,也可能伴隨著熱性症狀。這條經絡容易受到寒邪或氣機逆亂的影響,當陽氣衰退或寒邪內侵時,可能會出現四肢冰冷、頭痛、煩躁、腹痛等症狀。此外,厥陰經的氣機失調容易引起氣逆現象,表現為嘔吐、打嗝、頭痛、肝氣上逆等。

厥陰經在人體陰陽調節中的地位

厥陰經作為陰經的最後一層,承載了陰陽轉化的關鍵作用,尤其是在氣機升降、陰陽調和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中醫認為,厥陰經的平衡與穩定有助於維持整體的陰陽和諧,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。

總結來說,厥陰經在中醫經絡學說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特別是在調節肝臟功能、心包保護、氣機疏通以及陰陽平衡方面具有深遠影響。厥陰經的失調容易導致情志、氣血及臟腑功能的紊亂,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及時調理以維持經絡的通暢和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