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幹腳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乾腳氣,又稱乾腳病,是一種中醫疾病,屬於腳氣病之一。其主要特徵為腳脛不腫。

乾腳氣的病因是由於患者體內陰虛,內熱、濕熱、風毒等邪氣從熱化,傷及營血,筋脈失養,導致足脛無力、麻木痠痛、攣急,腳不腫而日見枯瘦,飲食減少,小便熱赤,舌紅,脈弦數等症狀。

治療乾腳氣可使用加味蒼柏散或生乾地黃丸等方劑。

以下是《太平聖惠方》卷四十五關於乾腳氣病的記載:

【乾腳氣】

乾腳氣者,足膝不腫,足脛無力,麻木痠痛,攣急,腳不腫而日見枯瘦,飲食減少,小便熱赤,舌紅,脈弦數。治宜宣壅化溫,和營清熱。

加味蒼柏散:蒼柏、黃柏、知母、黃連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甘草、生地黃各三錢,木通、車前子各一錢半。水煎服。

生乾地黃丸:生乾地黃、熟地黃各一兩,山藥、山萸肉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白朮、桂枝、甘草各三錢。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