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杜自明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杜自明(1877-1961年),現代中醫骨傷科名家,滿族,四川成都人。自幼習武,承襲家學,隨父研習正骨之術,深得傳統中醫骨傷治療精髓。1905年正式懸壺濟世,專攻跌打損傷,臨床療效卓著,聲名遠播。後應邀赴成渝鐵路工地、成都鐵路醫院及四川醫學院任職,1956年受聘於中國中醫研究院,任職於廣安門醫院骨科。

杜氏於骨傷治療獨具心得,創立「手法八法」:卡、抵、(扌崩)、碰、忍、摁、閃、凝,融合武術勁力與醫理,針對骨關節錯位及筋絡瘀滯具有顯著整復效果。其更發展「彈筋撥絡法」與「分筋理筋法」,透過指端巧勁鬆解粘連、調暢氣血,尤擅治療軟組織損傷與慢性骨關節病變。

在治療理念上,杜氏主張「筋骨並治」,強調骨正筋柔的整體觀,認為骨位雖正而筋不調,則功能難復。其手法特重「以動制動」,如滾擺法模擬關節生理活動以鬆解僵直,升降法利用肢體自重牽引以整復錯縫。另首創「功能導引術」,設計系列鍛鍊動作,促進氣血運行與組織修復,體現「動靜結合」的治療哲學。

學術傳承方面,門人輯其臨床經驗成《杜自明正骨經驗概說》,系統闡述獨特手法與辨證要領;《扭挫傷治療常規》則詳述軟組織損傷分型與階梯療法,為現代中醫骨傷科學重要文獻。其學術體系融匯武術整復技法與中醫經筋理論,形成「重手法、調氣血、強功能」的治療特色,對當代中醫筋骨傷科發展影響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