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腹上麻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腹上麻痺,證名。指腹部皮膚麻頑不仁。見《醫學入門》卷八。多因浴後受風所致。《雜病源流犀燭.腹少腹源流》:「夏月洗浴後,往往露腹當風,其腠理開,邪因入皮毛,適與衛生相值,因搏擊而為麻頑不仁。」宜用蔥白煮食以通陽止麻。

腹上麻痺是指腹部皮膚麻木不仁的一種病症。多因夏季洗浴後,腹部皮膚裸露在外,受到風邪的侵襲而發病。由於風邪入侵,會導致皮膚腠理開裂,衛氣和營血相搏,從而出現麻木不仁的症狀。

治療腹上麻痺,可以用蔥白煮食,以達到通陽止麻的效果。蔥白性味辛溫,具有發散風寒、通陽止痛的功效。將蔥白洗淨切碎,加水煮沸,取汁飲用,可以有效緩解腹部麻木不仁的症狀。

此外,還可以用艾葉煎水熏洗腹部,以達到溫經散寒、通絡止痛的效果。艾葉性味苦辛溫,具有溫經散寒、止血止痛的功效。將艾葉洗淨切碎,加水煎煮,取汁熏洗腹部,可以有效緩解腹部麻木不仁的症狀。

腹上麻痺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如果出現了腹部皮膚麻木不仁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