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複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複溜穴(複溜穴)

複溜穴(複溜穴)是足少陰腎經的經穴,位於小腿內側,太谿直上2寸,跟腱的前方。該穴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,深層為脛神經及脛後動、靜脈。

主治與應用

複溜穴具有以下功效: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毒、通經活絡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腹脹、水腫、腸鳴、泄瀉、盜汗、自汗、腳氣、腿腫、足痿等症。

配伍應用

複溜穴常與其他穴位配伍使用,可增強療效。例如:

  1. 配太溪穴、三陰交穴,有補腎益精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主治腹脹、水腫、腸鳴、泄瀉等症。
  2. 配陰陵泉穴、太沖穴,有清熱利濕、通經活絡的功效,主治盜汗、自汗、腳氣、腿腫等症。
  3. 配湧泉穴、太溪穴,有補腎益精、強腰健足的功效,主治足痿、腰膝酸軟等症。

注意事項

複溜穴位於小腿內側,位置較深,不宜深刺,以免損傷神經和血管。另外,複溜穴為陰經穴位,孕婦不宜使用。

保健作用

經常按摩複溜穴可起到補腎益精、強腰健足、改善睡眠、增強免疫力等作用。具體方法如下:

  1. 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複溜穴,每次3-5分鐘,每天2-3次。
  2. 用艾條灸複溜穴,每次5-10分鐘,每週2-3次。
  3. 用生薑片貼敷複溜穴,每次30分鐘,每天1次。

複溜穴的保健作用非常好,但需要注意的是,複溜穴位於小腿內側,位置較深,不宜深刺,以免損傷神經和血管。另外,複溜穴為陰經穴位,孕婦不宜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