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複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複骨,解剖結構名。指第六頸椎以上的椎骨。《素問.骨空論》:「一在項後中復骨下。」張景嶽註:「即大椎上骨節空也。複,當作伏。蓋項骨三節不甚顯,故雲伏骨下也。」

複骨,又名伏骨,是指第六頸椎以上的椎骨。複骨位於項後,第六頸椎以上,第七頸椎以下,第七頸椎為大椎穴,大椎穴上方為複骨。複骨是人體重要的骨骼結構,它起到支撐頭部和頸部的作用。複骨由多塊椎骨組成,每塊椎骨之間有椎間盤,椎間盤起到緩衝作用。複骨的健康與否,關係到人體的健康。複骨如果出現問題,會引起頭痛、頸痛、肩背痛等症狀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保護複骨,避免受傷。

複骨是人體重要的骨骼結構,它起到支撐頭部和頸部的作用。複骨由多塊椎骨組成,每塊椎骨之間有椎間盤,椎間盤起到緩衝作用。複骨的健康與否,關係到人體的健康。複骨如果出現問題,會引起頭痛、頸痛、肩背痛等症狀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保護複骨,避免受傷。

複骨的保養方法如下:

1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。

2、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。

3、適當進行頸部和肩背部的運動。

4、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
5、如果出現複骨疼痛的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

複骨是人體重要的骨骼結構,它的健康與否,關係到人體的健康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保護複骨,避免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