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牽歪偏外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風牽歪偏外障
風牽歪偏外障為中醫眼科病證名,首載於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,屬「風牽瞼(眼瞼)斜」範疇。此證因風邪外襲,客於眼瞼經絡,導致氣血失和,筋肉失養,進而引發眼瞼偏斜、開合失常之外障病症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正氣內虛,衛外不固,風邪乘虛而入。風性善行數變,易襲陽位,上犯頭目,牽動眼瞼筋肉,使瞼絡氣血痹阻,經脈失於濡潤,遂致眼瞼歪斜難正。風邪常兼夾寒、熱、痰濕等邪,或與內在肝風相合,使病情複雜。
臨床表現
主症為眼瞼偏斜不正,或上瞼下垂,或瞼裂開闔不利,甚者睛珠偏視,伴有目赤澀痛、淚出怕風等表證。若風熱偏盛,可見瞼腫灼熱;若風寒客絡,則瞼皮緊澀,痛連頭額;若兼痰濕阻絡,則瞼膚麻木,胞重難舉。
辨證分型
- 風邪襲絡:驟發眼瞼歪斜,惡風頭痛,舌淡紅、苔薄白,脈浮。
- 風熱上攻:瞼腫赤痛,灼熱淚多,舌紅苔黃,脈浮數。
- 風痰阻絡:瞼膚麻木重墜,睛珠轉動不靈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
- 肝風內動:瞼瞤動偏斜,眩暈耳鳴,舌紅少津,脈弦細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首重祛風通絡,輔以疏調氣血。
- 風邪襲絡:選用小續命湯加減,或牽正散(白附子、殭蠶、全蠍)以祛風止痙。
- 風熱上攻:宜菊花通聖散或防風通聖散疏風清熱。
- 風痰阻絡:方用正容湯(《審視瑤函》)化痰熄風,或合二陳湯健脾祛濕。
- 肝風內動:以天麻鉤藤飲平肝潛陽,或鎮肝熄風湯滋陰熄風。
外治可配合針灸,取穴如陽白、攢竹、太陽、合谷等,以疏調經氣。
本病與西醫學「眼肌麻痺」、「面神經麻痺」所致眼瞼異常有相似之處,然中醫辨證重視整體與局部結合,強調風邪致病與氣血失調之關聯,治療上具獨特理論體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