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誌憂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肺誌憂
肺誌憂為中醫病因病理學術語,指憂為肺所主之情志。中醫理論認為,五臟與情志相對應,肺所主之情志為憂,即過度憂慮易損傷肺臟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「在臟為肺……在誌為憂,憂傷肺。」王冰註解:「憂,深慮也。雖誌為憂,過則損也。」此處強調情志與臟腑的密切關係,長期憂慮可導致肺氣失調,進而影響全身氣機。
肺主氣,司呼吸,為五臟華蓋,主宣發肅降,通調水道。情志中的憂慮,與肺的功能密切相關。若憂慮過度,可致肺氣鬱結,宣降失常,表現為胸悶、氣短、咳嗽等症狀。同時,肺與大腸相表裏,憂慮亦可影響大腸傳導,間接導致便秘或腹瀉。
中醫認為,憂慮屬七情內傷範疇,七情過極皆可致病,而憂慮尤易傷肺。《靈樞·本神》云:「愁憂者,氣閉塞而不行。」指出憂慮可使氣機鬱滯,肺失宣發,進而影響整體氣血運行。臨床上,肺氣虛弱或肺陰不足者,更易因憂慮而誘發疾病,如久咳、虛喘等。
在五行學説中,肺屬金,金性沉降,對應秋季,主收斂。憂鬱之情與金相呼應,故肺誌為憂。若憂慮持久不解,肺金受損,可能影響其他臟腑,如心火上炎或肝氣鬱結,形成更複雜的病理變化。
總之,肺誌憂反映中醫對情志與臟腑相關性的深刻認識,強調精神因素對肺生理功能的直接影響,並成為臨牀辨證施治的重要理論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