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洩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洩,又稱風瀉。是指由於感受風寒濕邪,或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水濕內停,下泄不利而引起的泄瀉。
臨床表現為大便稀薄,色白,量多,腹痛不適,或伴有惡寒發熱,頭痛身痛,食欲不振,舌淡苔白,脈浮緊。
治療以健脾和胃,化濕止瀉為主。可用蒼朮白朮湯、香砂六君子湯、保和丸等。
風洩的預防方法包括:
-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受涼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-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,如山藥、白扁豆、薏米等。
- 若出現風洩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風洩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多發於春夏季節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風洩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