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杜思敬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杜思敬(1234-1320年),元代著名醫家,號寶善老人,銅鞮(今山西沁縣)人。其生平潛心研習醫理,博採眾長,尤精於醫籍整理與方藥彙編,對金元時期醫學發展具有重要貢獻。
杜氏醫學思想深受金元四大家影響,注重臨床實用性。其代表作《濟生拔粹》輯錄自《內經》以下至金元時期重要醫論與方劑,體現以下學術特點:
- 典籍彙纂:精選《素問》、《靈樞》等經典醫論,兼收劉完素、張元素等金元醫家學說,系統整理臟腑辨證、六氣病機等理論,反映元代醫家對古典醫理的繼承與發展。
- 方劑學貢獻:書中附《雜類名方》,收錄驗方多首,體現「方證相應」的配伍思想。如治療脾胃虛弱之方,多參酌李東垣補土派用藥,重視甘溫益氣與升降相因的配伍法則。
- 針灸學整理:收錄《針經節要》等針灸文獻,強調經絡辨證與補瀉手法的運用,反映元代針灸理論與臨床經驗的結合。
- 養生思想:提出「寶善養生」之說,主張四時調攝與藥食同補,其養生觀融合道家思想與醫學理論,體現金元時期預防醫學的特色。
杜氏著作保存諸多金元醫籍佚文,其中對張元素《醫學啟源》、羅天益《衛生寶鑑》等書內容的輯錄,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。其「因病制方,審證用藥」的臨床思維,對後世醫家深具啟發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