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冷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風冷痺,中醫病名。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:「風冷痺,論曰痺雖異狀,此皆本於三氣。寒氣多者,謂之冷痺。其證令人腳膝酸疼,行履艱難,四肢麻木,身體具痛,甚則有一身不隨者。」
風冷痺是由於寒邪侵襲人體,導致經絡阻塞,氣血運行不暢,出現肢體麻木、疼痛等症狀。臨床表現為:
- 肢體麻木、疼痛: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、疼痛,嚴重者可出現一身不隨。
- 行走困難:由於肢體麻木、疼痛,患者行走困難,甚至不能行走。
- 其他症狀:患者還可伴有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風冷痺的治療以祛風散寒、通絡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防風湯、獨活寄生湯、桂枝加附子湯等。
風冷痺的預防方法包括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。
風冷痺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