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風毒喉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風毒喉痺
病因病機
風毒喉痺一病,多因風熱邪毒外侵,內客肺胃二經所致。肺主氣,司呼吸,外合皮毛,開竅於鼻;胃為水穀之海,其經脈循喉嚨而上。風熱邪毒乘虛而入,與內蘊之痰熱相搏,結滯咽喉,氣血壅遏,遂致腫痛。此病機正如《瘡瘍經驗全書》所言:「無風則不動痰,無痰則不受風,風痰相搏,結塞咽喉。」風痰互結,纏滯難解,遂成喉間腫塞之證。
臨床表現
初起咽喉漫腫疼痛,漸次波及面頰、腮頷、頸項,腫勢瀰漫,按之堅硬。喉關內外色紅或微白,吞咽不利,甚則湯水難下。身發寒熱,牙關緊急不利,張口困難;邪毒壅盛,則聲嘶音沙,甚或語聲不出。外症可見腮頰腫脹如瘡,形似卵大,觸之痛甚。
治法方藥
治療當以疏風解毒、清熱化痰、消腫利咽為法。可用普濟消毒飲加減,方中黃芩、黃連清泄肺胃熱毒;牛蒡子、薄荷、僵蠶疏風透邪;玄參、馬勃、連翹解毒利咽;桔梗、甘草宣肺載藥上行。若痰熱壅盛,可加浙貝母、瓜蔞以化痰散結;腫甚者加赤芍、丹皮涼血消腫。
外治之法
若咽喉腫塞甚劇,可於高腫處以刀針刺破排膿,泄其毒邪。外治宜用冰硼散或錫類散吹喉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另可配合針刺少商、商陽等穴出血,以瀉肺胃壅熱。
鑒別與轉歸
風毒喉痺當與乳蛾(扁桃體腫脹)、喉風(急喉風)等病相鑒別。乳蛾多限於喉核腫大;喉風則以呼吸急促、喉間痰鳴為特徵。本病若失治,毒邪內陷,可致痰熱閉肺或熱入營血,亟需辨證施治,防其劇變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