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煆淬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煆淬

煆淬為中藥炮製法之一,屬火製法範疇,其法先將藥材以高溫煆燒至通紅,再迅速投入冷水、醋或其他液體輔料中急速冷卻。此法通過劇烈熱脹冷縮,使藥材質地疏鬆酥脆,便於後續粉碎與煎出有效成分,同時輔料成分可滲入藥材內部,協同或增強療效。

操作原理

煆淬結合「煆」與「淬」兩步驟:

  1. :以武火直燒藥材,去除雜質、分解有機物,或改變礦物藥晶體結構(如自然銅由立方晶系轉為非晶態)。
  2. :高溫驟冷使藥材產生裂隙,輔料(如醋、酒、藥汁)藉裂隙滲透,引藥歸經或緩和燥性。

適用藥材

多應用於礦物類、動物骨甲類藥材:

  • 礦物藥:如自然銅(醋淬)、代赭石(醋淬),煆後增強散瘀止痛之效;爐甘石以黃連汁淬,強化明目退翳作用。
  • 動物藥:如鱉甲(醋淬)、龜甲,煆淬後質地酥脆,滋陰潛陽之力更著。

輔料選擇

依治療需求選用液體輔料:

  • 醋淬:醋性酸收,引藥入肝經,增強活血軟堅之效(如三稜、莪朮)。
  • 酒淬:酒性辛散,助行氣通絡(如陽起石)。
  • 藥汁淬:如黃連汁淬爐甘石,清熱解毒協同增效。

臨床意義

煆淬法兼顧物理變性與化學改性:

  • 礦物藥經煆淬後降低毒性(如硃砂煆淬減汞含量)。
  • 動物甲殼煆淬後分解膠原蛋白,利於有效成分溶出。
  • 輔料與藥物共製,產生協同作用(如醋淬延胡索增強止痛)。

此技法體現中藥炮製「製毒增效」與「辨证施製」思想,為傳統製藥工藝之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