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癡呆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癡呆

癡呆為中醫神志疾患之一,屬情志失調所致之精神異常病證。《景嶽全書·雜證謨》詳述其病機,多因情志鬱結、思慮過度、驚恐疑惑等,導致氣機逆亂,心神失養,臨床表現言語錯亂、舉動失常,或伴多汗、憂愁等複雜症狀,脈象或弦或數,變化不定。其病位多責之心、肝膽二經,氣血失和,痰濁蒙竅,或兼瘀血阻絡,致使神機失用。

病因病機

  1. 情志內傷:長期鬱怒憂思,氣滯血瘀,或驚恐傷腎,肝膽氣逆,擾亂神明。
  2. 痰濁蒙蔽:脾失健運,濕聚成痰,痰濁上擾清竅,神識昏蒙。
  3. 氣血虧虛:心脾兩虛,氣血不足,腦失所養,神機衰退。
  4. 腎精虧損:年老體衰,腎精虧耗,髓海空虛,靈機失聰。

辨證分型

  1. 肝鬱氣滯:症見神情淡漠、悶悶不樂,胸脅脹滿,舌黯苔薄,脈弦。治宜疏肝解鬱,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。
  2. 痰濁阻竅:言語顛倒、嗜睡昏蒙,喉中痰鳴,苔白膩,脈滑。治宜化痰開竅,方用滌痰湯或導痰湯。
  3. 瘀血阻絡:神情呆滯、面色晦暗,舌紫有瘀斑,脈澀。治宜活血通絡,方用通竅活血湯。
  4. 心脾兩虛:健忘恍惚、心悸失眠,面色無華,舌淡脈弱。治宜補益心脾,方用歸脾湯。
  5. 腎精虧虛:記憶力減退、頭暈耳鳴,腰膝痠軟,脈沉細。治宜填精益髓,方用左歸丸或還少丹。

經典方藥

  • 服蠻煎:景岳所推,適用於氣鬱痰凝之癡呆,藥如生地、麥冬、石菖蒲等,清心開竅兼疏肝膽。
  • 七福飲大補元煎:用於正氣驟傷、心膽氣虛者,重在補益氣血,滋腎填精。

癡呆之證,古醫籍多歸於「癲病」範疇,然其病因複雜,虛實夾雜,治療需審證求因,重視調理氣血陰陽與脾胃功能。《醫宗金鑒》亦強調「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」,補腎益髓為治本之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