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蒼生司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《蒼生司命》乃明代醫家虞摶所輯之綜合性醫籍,凡八卷,附卷首一卷,為中醫臨床重要典籍。其編撰體例嚴謹,內容博採衆長,集中醫理論與臨床實用於一體,尤重內科雜病之辨治,充分體現明代醫學融合金元四大家學術之特色。
卷首總論為全書之綱領,內容包含三大要旨:
- 《藥性總義》系統歸納藥物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之性,並附「十八反」「十九畏」配伍禁忌,體現虞氏「藥性明而方劑成」的臨證思想。
- 《經絡總抄》以十二經脈為綱,詳載經穴循行與主病,特別標註各經「是動病」「所生病」,《內景圖解》更輔以臟腑形態圖說,反映明代醫家對解剖定位之重視。
- 脈學部分獨尊崔嘉彥《四言舉要》,以四言韻語概括浮沉遲數等二十八脈體象,並強調「脈為醫之關鍵」的診斷思想。
正文八卷按病證分類,體現「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」之原則:
- 卷一至卷五主論內傷雜病,以風寒暑濕等外感病為先導,次及痰飲、血證、虛勞等內傷證。其中對「中風」辨治尤詳,分中臟、中腑、中經絡三等,用方涵蓋蘇合香丸開竅至地黃飲子滋陰熄風,可見虞氏融會丹溪痰火論與東垣氣虛說之學術取向。
- 卷六載五官諸疾,首重目病,援引《銀海精微》理論,分「五輪八廓」辨證,治眼方如羊肝丸配合針刺睛明、太陽等穴,展現針藥並用特色。
- 卷七婦人門以調經為要,提出「經水出諸腎」之論,產後病善用生化湯類方,可見受陳自明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影響。
- 卷八末附急救奇方,如治縊死用「皂角搐鼻」,霍亂刺委中出血等法,保存大量民間經驗。
該書版本流傳以清刻本為主,如康熙年間「經綸堂刊本」、乾隆「大業堂重鐫本」等,1987年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乃據清刻本精校而成。書中處處可見虞氏融合《內經》理論與臨證心得,如論咳嗽強調「五臟六腑皆令人咳」,治痢疾分「赤屬血」「白屬氣」等,均彰顯中醫整體辨治思維。其方劑編排尤重加減化裁,如四物湯下衍生桃紅四物湯、芩連四物湯等,實為明代方劑學發展之縮影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