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參同契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《周易參同契》簡稱《參同契》,乃東漢魏伯陽所著,爲道教丹鼎派經典,亦爲中醫養生理論之重要文獻。此書以《易經》爲理論框架,結合黃老學說與煉丹術,闡述人體陰陽變化與氣血運行之道,對後世中醫養生學影響深遠。
核心理論體系
- 天人相應論
以「乾坤爲鼎器,坎離爲藥物」爲喻,將人體視作小宇宙,強調「日月爲易」的陰陽消長規律,與《黃帝內經》「人與天地相參」之說互爲呼應。書中提出「爻象動靜」對應經絡氣機升降,爲子午流注針法提供理論基礎。 - 水火既濟說
援引《周易》坎(水)離(火)二卦,闡述心腎相交之理。如「坎戊月精,離己日光」描述腎精上濟心火、心陽下溫腎水的生理狀態,與中醫「心腎既濟」理論相通,後世醫家發展爲溫病學派「養陰清熱」治法。 - 金丹煉養術
將外丹術語轉化爲內修理論,如「五金八石」實喻五臟精氣與奇經八脈。所述「金液還丹」對應中醫「煉精化氣」過程,爲氣功導引術「小周天」功法源頭之一。
中醫學術價值
歷代醫家多從中擷取養生智慧,如:
- 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引其「陽燧取火」喻,發展艾灸補陽之法
- 李時珍《奇經八脈考》援引「蟾光視候」說,完善任督二脈理論
- 清代葉天士「伏氣」學說,受書中「卦律效象」啓發而立論
該書現存注本百餘種,以五代彭曉《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》、朱熹《周易參同契考異》最爲著名。其模糊性語彙形成的「隱喻系統」,既體現漢代醫家對生命奧祕的探索,亦爲現代中醫理論研究提供獨特參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