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钚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钚銚
钚銚,中醫經穴名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。別名環跳。屬足陽明胃經。
定位
在髂前上棘與髂嵴連線的中點,距髂前上棘約1.5寸。
主治
主治下肢痿痹,膝痛,股痛,腰痛,腸鳴,泄瀉,疝氣,小便不利。
針刺方法
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穴性
本穴為足陽明胃經的絡穴,具有疏通經絡、理氣和血、通調腸胃的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下肢痿痹、膝痛、股痛、腰痛、腸鳴、泄瀉、疝氣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古籍記載
《針灸甲乙經》:“钚銚,在髂前上棘與髂嵴連線的中點,距髂前上棘約1.5寸。主治下肢痿痹,膝痛,股痛,腰痛,腸鳴,泄瀉,疝氣,小便不利。”
《千金翼方》:“钚銚,在髂前上棘與髂嵴連線的中點,距髂前上棘約1.5寸。主治下肢痿痹,膝痛,股痛,腰痛,腸鳴,泄瀉,疝氣,小便不利。”
《針灸大成》:“钚銚,在髂前上棘與髂嵴連線的中點,距髂前上棘約1.5寸。主治下肢痿痹,膝痛,股痛,腰痛,腸鳴,泄瀉,疝氣,小便不利。”
現代研究
現代研究表明,钚銚穴有鎮痛、抗炎、促進胃腸蠕動、利尿等作用。
臨床應用
钚銚穴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下肢痿痹、膝痛、股痛、腰痛、腸鳴、泄瀉、疝氣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注意事項
钚銚穴為足陽明胃經的絡穴,有較強的刺激性,臨床上應注意掌握好針刺深度和手法,以免損傷皮膚和肌肉。
穴位配伍
钚銚穴可單獨使用,也可與其他穴位配合使用,以增強療效。常用的配伍穴位有:
- 钚銚穴配足三里穴,有疏通經絡、理氣和血、通調腸胃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下肢痿痹、膝痛、股痛、腰痛、腸鳴、泄瀉、疝氣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- 钚銚穴配中脘穴,有疏肝理氣、和胃健脾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腸鳴、泄瀉、疝氣等症。
- 钚銚穴配三陰交穴,有疏肝理氣、和胃健脾、調經止痛的作用,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盆腔炎等症。
結語
钚銚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,具有疏通經絡、理氣和血、通調腸胃的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下肢痿痹、膝痛、股痛、腰痛、腸鳴、泄瀉、疝氣、小便不利等症。在使用本穴時,應注意掌握好針刺深度和手法,以免損傷皮膚和肌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