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不得臥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不得臥(證名)
1. 不寐症
「不得臥」首見於《靈樞·大惑論》,指難以入睡或睡眠不安之症,與「不寐」、「不得眠」同義。此症多因陰陽失調、氣血不和所致,具體病因可分為:
- 心脾兩虛:思慮過度,耗傷心血,脾失健運,心神失養,表現為入睡困難、易醒、多夢。
- 肝鬱化火:情志不暢,肝氣鬱結,久而化火,擾動心神,症見煩躁易怒、口苦咽乾、臥不安穩。
- 陰虛火旺:腎陰虧虛,心火偏亢,水火不濟,導致心煩不寐、潮熱盜汗。
- 痰熱擾神:飲食不節,痰濕內生,鬱而化熱,上擾心神,可見胸悶脘痞、痰多難寐。
2. 不能平臥
《素問·逆調論》云:「夫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之客也。」此指因水氣內停,迫肺致喘,無法平臥之症,屬實證範疇。常見病因包括:
- 水飲凌心射肺:心陽虛衰,水濕內停,上逆犯肺,症見喘息不得臥、心悸、下肢浮腫(類似現代醫學之心源性喘證)。
- 痰濕阻肺:脾虛生痰,痰濕壅肺,氣機不降,表現為咳喘痰多、倚息難臥。
- 肺氣壅滯:外邪犯肺或氣逆不降,肺失宣肅,致臥則氣逆喘促。
中醫典籍補充
《傷寒論》中「虛煩不得眠」屬梔子豉湯證;《金匱要略》提及「咳逆倚息不得臥」為痰飲所致,宜用小青龍湯。此證需結合四診,辨明虛實寒熱,對證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