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鼻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鼻衝

鼻衝,經穴別名。出《針灸甲乙經》。即曲差。見該條。

定位

在面部,當鼻翼外側中點,下緣凹陷處。

主治

鼻塞,流涕,鼻淵,鼻衄,頭痛,目赤腫痛,齒痛。

操作

直刺0.5-1寸。

針刺感

有酸脹感。

禁忌

孕婦禁針。

配伍

配迎香穴、印堂穴治鼻塞;配攢竹穴、承泣穴治目赤腫痛;配上星穴、太陽穴治頭痛。

穴性

鼻衝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具有疏通鼻竅、清利頭目的作用。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鼻塞、流涕、鼻淵、鼻衄、頭痛、目赤腫痛、齒痛等疾病。

古籍摘錄

《針灸甲乙經》:鼻衝,在面,鼻翼外側中,下緣凹陷中。

《千金翼方》:鼻衝,在鼻翼外側中,下緣凹陷中。主鼻塞,流涕,鼻淵,鼻衄,頭痛,目赤腫痛,齒痛。直刺一寸。

《針灸大成》:鼻衝,在面,鼻翼外側中,下緣凹陷中。主鼻塞,流涕,鼻淵,鼻衄,頭痛,目赤腫痛,齒痛。直刺一寸。

《醫宗金鑒》:鼻衝,在面,鼻翼外側中,下緣凹陷中。主鼻塞,流涕,鼻淵,鼻衄,頭痛,目赤腫痛,齒痛。直刺一寸。

現代研究

現代研究表明,鼻衝穴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抗過敏、改善微循環等作用。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鼻炎、鼻竇炎、急性結膜炎、角膜炎、牙痛、三叉神經痛等疾病。

臨床應用

  1. 鼻炎:取鼻衝穴、迎香穴、印堂穴,針刺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  2. 鼻竇炎:取鼻衝穴、上星穴、太陽穴,針刺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  3. 急性結膜炎:取鼻衝穴、攢竹穴、承泣穴,針刺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  4. 角膜炎:取鼻衝穴、上星穴、太陽穴,針刺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  5. 牙痛:取鼻衝穴、合谷穴、足三里穴,針刺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  6. 三叉神經痛:取鼻衝穴、合谷穴、足三里穴,針刺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日1次,10次為1療程。

注意事項

  1. 鼻衝穴為人體重要的穴位,不可隨意施針。
  2. 孕婦禁針鼻衝穴。
  3. 針刺鼻衝穴時,應注意操作規範,避免損傷周圍組織。
  4. 針刺鼻衝穴後,應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,如有不適,應立即停止針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