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髀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髀骨
髀骨,中醫名詞,指人體下肢的股骨。股骨是人體下肢最重要的骨骼,上端與髖骨相連,下端與脛骨相連,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位。
髀骨在人體解剖學上屬於長骨,由骨幹和兩端的髖骨和脛骨構成。骨幹呈圓柱形,前面有股骨粗隆,後面有股骨粗線,內側有閉孔,外側有髂粗隆。髖骨是股骨上端的關節面,與髖骨構成髖關節。脛骨是股骨下端的關節面,與脛骨構成膝關節。
髀骨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它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位,並且與髖關節和膝關節構成人體下肢的重要關節。
髀骨在古籍中的記載
在古籍中,髀骨有不同的名稱。《醫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》中記載:「髀骨,上端如杵,入於髀樞之臼,下端如槌,接於(骨行)骨,統名曰股,乃下身兩大支之通稱也,俗名大腿骨。」
《素問·骨空論》中記載:「尻骨空在髀骨之後。」
《沿身骨脈論》中記載:「輔臂骨者髀骨。」
《傷科彙纂》中記載:「脛骨旁生者(骨行)骨,亦名髀骨。」
《傷科彙纂》中記載:「琵琶骨亦名髀骨。」
髀骨在臨床上的應用
髀骨的保健
要想保持髀骨健康,可以多做一些下肢的運動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。另外,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,避免長時間久坐或站立。如果出現了下肢疼痛等症狀,要及时就醫。
髀骨的注意事項
如果有下肢骨折、關節炎、腰腿痛等疾病,要及时就醫,不要自行用藥。另外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跌倒,以免造成骨折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