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敗血衝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敗血衝心
病名釋義
敗血衝心屬中醫「產後三沖」之一,首載於宋代《衛生家寶產科備要》。此證因產後惡露排出不暢或停滯,瘀濁敗血隨氣逆上犯心包,擾亂神明,臨床以神志異常、譫妄顛狂為主要表現,為產後危重症候之一。
病因病機
- 瘀阻氣逆:產後胞脈空虛,若調攝失當,惡血不下,積滯成瘀,瘀血內阻則氣機逆行,上攻心竅。
- 心主受擾:心藏神,主血脈。瘀熱濁邪循衝脈上沖,心包受邪,神明失守,故見精神狂亂。《張氏醫通》言:「敗血上沖……歌舞怒罵,踰牆上屋,口咬拳打」,正是心君被擾之極象。
臨床表現
- 主證:神志錯亂,譫語狂躁,言語無倫,甚或暴力傾向(如毆打、攀爬),或呼號念佛,狀若癲狂。
- 兼證:面色紫黯,胸悶氣逆,小腹硬痛拒按,舌質暗紫或有瘀斑,脈弦澀或沉結。
證候分型與治法
- 熱瘀交熾:症見狂躁譫語、面赤口渴、舌絳脈數。治宜涼血逐瘀,方用桃核承氣湯加丹皮、赤芍。
- 寒凝血逆:肢冷腹硬、神昏口噤,脈沉緊。宜溫經散瘀,選用琥珀黑龍丹(《和劑局方》),以琥珀、五靈脂等溫通瘀滯。
- 輕證鬱結:僅見煩悶不安、時發呢喃,未至顛狂者,可用失笑散合鬱金,疏鬱活血。
經典方藥
- 花蕊石散(《十藥神書》):花蕊石煅研為末,童便調服,專化敗血上沖之急證。
- 琥珀黑龍丹:琥珀、當歸、五靈脂等組方,活血化瘀,鎮心安神。
- 失笑散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:蒲黃、五靈脂,佐鬱金開鬱,適用於瘀輕未狂者。
古籍論述
《張氏醫通》強調:「敗血衝心,多死」,提示此證凶險,須速祛瘀醒神。治療以「通瘀為先」,瘀去則氣降神安。若遷延失治,邪熱內陷心包,可轉為閉脫危候。
與現代醫學關聯
此證近似西醫「產後精神障礙」或「代謝性腦病」,然中醫從瘀血攻心立論,重在辨證施治,非單純鎮靜,而是透過活血化瘀、調暢氣機以復神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