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匯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《匯講》乃中醫學術文獻之一特殊體裁,意指彙輯醫家個人論著或臨證心得,經編纂刊刻而成之文集。此類著作非系統性專論,而屬彙編性質,兼具學術交流與經驗傳承之功能,於中醫文獻發展史上尤具承先啟後之意義。
以清代唐大烈所輯《吳醫匯講》為例,其編撰形式實開醫學雜誌之先河。該書十一卷,採「隨得隨刊」之法,彙集乾隆年間吳中地區四十餘位醫家之單篇論述,內容遍及醫理闡微、臨證心得、方藥辨析、典籍考據等,展現乾嘉時期江南醫派學術交流之盛況。其編輯體例有三特徵:一是「諸家平等」,不依資歷排序;二是「不分門類」,突破傳統醫籍分類框架;三是「採擇新說」,尤重獨到見解,此種開放性編纂思維,實為傳統醫學知識傳播模式之突破。
從文獻學角度觀之,《匯講》類著作具有三重學術價值:其一為保存醫家散佚論著,如《吳醫匯講》所收薛雪《日講雜記》、葉桂《溫證論治》等,本為口授筆記,賴此得以流傳;其二呈現地域性醫學特色,如同治年間《三三醫書》彙集越醫著作,凸顯紹派傷寒用藥輕靈之風;其三反映學術爭鳴現象,如多部《匯講》並載寒溫學派論爭文稿,可見理論碰撞之實況。
考其源流,此體裁實肇端於金元醫家叢談(如張從正《儒門事親》含門人整理之醫論),至明清而趨鼎盛。除《吳醫匯講》外,清代尚有《友漁齋醫話匯講》、《醫方匯講》等,民國時期《中西醫學報》亦承此脈絡。當代中醫期刊論文專欄,可視為此傳統之現代延伸。
此類文獻之內容特質,往往顯露醫家真知灼見。如《吳醫匯講》載顧文烜論「燥濕相混」病機,提出「燥未全退而濕已旁流」之辨證精要;周省吾闡發「肝左肺右」非指解剖位置,實關氣機升降,均體現匯講文章短小精悍而義理深邃之特色。現代學者整理研究此類文獻,於釐清學術淵流、發掘臨證經驗,乃至考證醫史傳播,皆有所裨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