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清代九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清代九科是指清朝時期,太醫院內醫學分科的一種分類方法。清代太醫院內醫學分科很不一致,有分為五科的,也有分為十一科的。清代九科是指十八世紀時分醫學為大方脈、傷寒、婦人、小方脈、瘡瘍、眼科、口齒咽喉、針灸、正骨等而言。

清代九科的名稱,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的《醫宗金鑒》。《醫宗金鑒》中記載:「醫學之道,原無定科,但以病之輕重,分為九科,以便診治。」

清代九科的劃分,主要根據病情的輕重而定。其中,大方脈科主要負責治療重症患者;傷寒科主要負責治療感冒、發熱等疾病;婦人科主要負責治療婦科疾病;小方脈科主要負責治療普通疾病;瘡瘍科主要負責治療皮膚病;眼科主要負責治療眼科疾病;口齒咽喉科主要負責治療口腔、咽喉等疾病;針灸科主要負責針灸治療;正骨科主要負責治療骨折、脫臼等疾病。

清代九科的劃分,對後世中醫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。清代以後,中醫的學科分類基本上沿襲了清代九科的劃分方法。

清代九科的劃分,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,但也存在一些不足。例如,清代九科的劃分過於細化,導致各科之間的界限不清晰。此外,清代九科的劃分也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。

總體而言,清代九科的劃分對中醫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,但也存在一些不足。在現代中醫的發展過程中,我們可以借鑑清代九科的劃分方法,但也要注意避免其不足。

以下是《醫宗金鑒》中關於清代九科的詳細記載:

「醫學之道,原無定科,但以病之輕重,分為九科,以便診治。大方脈科,治重症;傷寒科,治感冒、發熱等疾病;婦人科,治婦科疾病;小方脈科,治普通疾病;瘡瘍科,治皮膚病;眼科,治眼科疾病;口齒咽喉科,治口腔、咽喉等疾病;針灸科,治針灸治療;正骨科,治骨折、脫臼等疾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