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背僂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背僂是指脊椎向前彎曲的一種疾病,又稱背傴僂、大僂。背僂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背部彎曲,脊椎突出,患者通常會感到背部疼痛、腰部僵硬,甚至無法正常走路。

《諸病源候論.背僂候》:「肝主筋而藏血,血為陰,氣為陽,陽氣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,陰陽和同,則血氣調適,共相榮養也,邪不能傷。若虛則受風,風寒搏於脊膂之筋,冷則攣急,故令背僂。」

背僂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虛受風:肝主筋,肝氣充足則筋骨強健。如果肝氣不足,筋骨失養,就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,導致背僂。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說:「肝主筋而藏血,血為陰,氣為陽,陽氣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,陰陽和同,則血氣調適,共相榮養也,邪不能傷。若虛則受風,風寒搏於脊膂之筋,冷則攣急,故令背僂。」
  • 脈虛:督脈是人體的陽經之首,主督一身之陽。督脈虛則陽氣不足,筋骨失養,也容易導致背僂。
  • 髓不充:精髓是人體的根本,精足則髓充,髓充則筋健。如果精髓不足,筋骨失養,也容易導致背僂。
  • 濕邪:中濕邪侵襲人體,會導致筋脈濡潤不足,也容易導致背僂。

背僂的治療方法主要以中醫為主。中醫治療背僂,一般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因,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:

  • 肝益腎:如果是肝虛受風導致的背僂,則需要補肝益腎,以增強肝氣、充盈筋骨。常用的中藥有杜仲、續斷、補骨脂、菟絲子等。
  • nbsp;補益督脈:如果是督脈虛導致的背僂,則需要補益督脈,以溫煦陽氣、強健筋骨。常用的中藥有附子、肉桂、巴戟天、杜仲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