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真睛破損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真睛破損
真睛破損為中醫眼科重症,指因外物射入、銳器刺傷或跌仆撞擊等外力作用,導致眼珠穿孔、睛體受損之症。此病首見於《目經大成》,屬「外傷眼疾」範疇,又稱「睛穿孔」或「物損真睛」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眼珠為「五輪」中「風輪」(黑睛)與「水輪」(瞳神)所主,乃肝腎精氣所注。真睛破損多因:
- 外傷直中:金石碎屑、竹木尖刺等異物飛濺入目,或碰撞擠壓,穿透睛膜。
- 氣血逆亂:外力衝擊致眼絡受阻,血溢脈外,瘀滯化火,灼傷目竅。
- 肝腎虧虛:素體肝血不足或腎精虧損者,睛體失養,易因外傷加重損傷。
臨床表現
- 形損:黑睛或白睛見明顯裂口,甚則睛體內容物脫出,狀如凝脂。
- 痛甚:初起目赤劇痛,羞明流淚,若兼染毒邪,則化膿腫脹,抱輪紅赤。
- 視障:視物昏矇,或驟見黑花飛舞,重者失明。
證型辨治
根據病程與邪正盛衰,可分以下證型:
-
氣滯血瘀證
- 主症:睛破初期,脹痛拒按,血絡纏繞。
- 治則:行氣化瘀,止血定痛。
- 方例:除風益損湯(《原機啟微》)加減,當歸、白芍、熟地配川芎以和營通絡。
-
毒熱熾盛證
- 主症:傷後三日內,目赤如鷄冠,黃液上衝,口渴煩躁。
- 治則:瀉火解毒,涼血消瘀。
- 方例:經效散(《審視瑤函》)合黃連解毒湯,重用黃連、梔子清瀉三焦火毒。
-
肝腎陰虧證
- 主症:後期睛體萎陷,視物不見,頭暈耳鳴。
- 治則: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。
- 方例:明目地黃丸加枸杞子、菟絲子,填精固本。
外治法
- 敷藥:初傷可用生地黃搗爛外敷,清熱止血;後期以八寶眼藥點眼,退翳生肌。
- 針灸:取睛明、太陽、合谷等穴,刺絡放血以瀉火毒。
此病危急,古籍強調「速治其標,緩圖其本」,未言預後者多慎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