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液上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黃液上衝

病因病機
黃液上衝是中醫眼科重症之一,多因脾胃積熱,毒邪內蘊,上攻於目所致。脾胃為後天之本,主運化水穀精微,若飲食不節或情志失調,導致脾胃濕熱壅滯,熱毒不得宣泄,循經上犯清竅,滯留於黃仁(虹膜)與風輪(角膜)之間,化腐成膿,形成黃綠色膿液積聚。此外,肝膽火熾或外感風熱毒邪,亦可能與脾胃之熱相搏,加重病情。

臨床表現
黃液上衝的主要特徵為黑睛(角膜)內側、黃仁之前(即解剖之前房)出現黃綠色膿性分泌物,初起量少,繼而逐漸增多,積液上界常呈水平線狀,此為病勢進展之象。若膿液持續蓄積,可致眼珠脹痛拒按,白睛(結膜)混赤,視物昏矇,甚則黑睛潰穿,形成「蟹睛」(虹膜脫出)或「旋螺突起」(角膜葡萄腫),嚴重損害目力。

鑑別診斷

  1. 凝脂翳:為風輪生翳,表面覆蓋壞死組織如凝脂,可發展為黃液上衝。
  2. 前房積血:多因外傷或血熱妄行,積液呈血色而非膿性。
  3. 綠風內障(急性閉角型青光眼):以眼壓驟升、瞳神散大為主,雖可伴頭目劇痛,但無黃液積聚。

中醫治法
治療以清熱解毒、瀉火排膿為總則,根據證型選方:

  • 脾胃實熱證:方用 瀉黃散黃連解毒湯,清瀉脾胃伏火。
  • 肝膽火熾證:選 龍膽瀉肝湯加減,瀉肝膽實火,下行濕熱。
  • 熱毒熾盛證:宜 犀角地黃湯配合局部清熱退翳法,涼血解毒。

預後與轉歸
若及早清解熱毒,膿液得消,目絡通暢,則病情可控;倘延誤治療,膿蝕風輪,致黑睛破損,則癒後多遺留翳障,影響視覺。此症類似現代醫學「前房積膿」,多見於嚴重的角膜潰瘍或眼內炎,然中醫辨治尤重整體調理,以祛除病因為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