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濕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濕瘰

濕瘰,又稱瘰癧,是一種皮膚病,多發於青少年,好發於項後、耳後、腋下、腹股溝等部位。濕瘰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,但多認為與局部皮膚的潮濕、感染有關。濕瘰的臨床表現為皮膚上出現一個或多個圓形、暗紅色或紫紅色的腫塊,腫塊表面有毛囊開口,可有少量分泌物。濕瘰的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,可用魚石脂軟膏、硫磺軟膏等外塗,也可用青黴素、紅黴素等抗生素口服或靜脈注射。

濕瘰在《黃帝內經》中被稱為“瘰癧”,被認為是一種“外感六淫”所致的疾病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中說:“風寒濕熱燥火,六淫之邪,皆傷人形,人之所受,各有所宜,或為寒,或為熱,或為風,或為濕,或為燥,或為火,六淫所勝,常以其次相生,如春夏之交,風生寒,寒生暑,暑生濕,濕生燥,燥生火,火生風,是為六淫相生也。”《靈樞·經脈》中說:“足太陽膀胱經,起於目內眥,上額,交於足太陽膀胱經,下循膕外廉,出外踝後,直下至跟,入中趾內側端。是足太陽膀胱經所過之部位,若因外感六淫之邪,或因局部皮膚的潮濕、感染,而導致瘰癧的發生,則稱為濕瘰。”

濕瘰的臨床表現為皮膚上出現一個或多個圓形、暗紅色或紫紅色的腫塊,腫塊表面有毛囊開口,可有少量分泌物。濕瘰的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,可用魚石脂軟膏、硫磺軟膏等外塗,也可用青黴素、紅黴素等抗生素口服或靜脈注射。

濕瘰的預防主要是注意個人衛生,保持皮膚清潔乾燥,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。如果發現皮膚上有瘰癧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病情加重。
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》中關於濕瘰的論述:
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“風寒濕熱燥火,六淫之邪,皆傷人形,人之所受,各有所宜,或為寒,或為熱,或為風,或為濕,或為燥,或為火,六淫所勝,常以其次相生,如春夏之交,風生寒,寒生暑,暑生濕,濕生燥,燥生火,火生風,是為六淫相生也。”

《靈樞·經脈》:“足太陽膀胱經,起於目內眥,上額,交於足太陽膀胱經,下循膕外廉,出外踝後,直下至跟,入中趾內側端。是足太陽膀胱經所過之部位,若因外感六淫之邪,或因局部皮膚的潮濕、感染,而導致瘰癧的發生,則稱為濕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