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疔,又稱“足底疔”,是疔瘡的一種,是發生在足部的疔瘡的總稱。其部位不同,名稱亦異。如長在腳趾上的,叫“趾疔”;長在腳丫的,叫“足丫疔”;長在腳底湧泉穴處的,叫“湧泉疔”,長在腳根部的,叫“跟疔”又稱“足底疔”。均由濕火下注或由破損處感染所致。其根腳堅硬,麻癢腫痛,常腫至足背,或穿筋爛骨。伴有惡寒發熱等症。

《外科正宗》中記載:“足疔,生於足也。其狀如疔,而根腳堅硬,麻癢腫痛,常腫至足背,或穿筋爛骨。其發由濕火下注,或由破損處感染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方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山梔、赤芍、丹皮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甘草、生地、玄參、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青葉、野菊花、紫花地丁、蒲公英、鮮馬齒莧、鮮魚腥草、鮮紫蘇葉、鮮大青葉、鮮板藍根、鮮野菊花、鮮紫花地丁、鮮蒲公英、鮮馬齒莧、鮮魚腥草等,水煎服。”

足疔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為主。可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山梔、赤芍、丹皮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甘草、生地、玄參、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青葉、野菊花、紫花地丁、蒲公英、鮮馬齒莧、鮮魚腥草等,水煎服。

此外,還可用中醫外治法,如拔罐、刺絡放血、針灸、敷貼等,以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。

足疔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發病時會出現紅腫、疼痛、化膿等症狀,嚴重時還會導致穿筋爛骨。因此,一旦發現患有足疔,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治療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