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環跳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環跳疽【名詞解釋】

環跳疽,中醫病名。出自《醫學入門》。指發生於環跳穴(髖關節部)的急性化膿性疾患。其病因病理與「附骨疽」相同。初起寒熱,髖關節部漫腫隱痛,皮色不變,繼則疼痛加劇,腰難屈伸,臀部漸漸外突,大腿略向外翻;約一至三個月左右,皮色微紅,持續壯熱,為內已成膿之徵,潰後膿水清稀,不易收口,治療不當或繼續發展,則該側下肢每成殘廢。類於髖關節結核病。

【病因病機】

本病多因感受風寒濕邪,或因外傷,或因勞累過度,或因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濕濁內生,蘊結於下,日久化熱,流注經絡,阻遏氣血,結聚成毒,發為本病。

【臨床表現】

起病急驟,患側髖關節部位疼痛劇烈,局部紅腫熱痛,皮色不變,可見紅色小結節,逐漸融合成片,破潰後流出膿水,膿水清稀,不易收口。伴有寒熱往來,腰痛,下肢活動受限,大腿略向外翻,臀部漸漸外突。

【診斷治療】

本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如X線檢查、CT檢查等,可以確診。

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可選用中藥內服,如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、大青葉等;外用中藥外敷,如五倍子、黃柏、地丁、紫花地丁、馬齒莧等。亦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。

【預防保健】

平時應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;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;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;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
【古籍摘要】

《醫學入門》:「環跳疽,生於環跳穴,髖關節部漫腫隱痛,皮色不變,繼則疼痛加劇,腰難屈伸,臀部漸漸外突,大腿略向外翻;約一至三個月左右,皮色微紅,持續壯熱,為內已成膿之徵,潰後膿水清稀,不易收口,治療不當或繼續發展,則該側下肢每成殘廢。」

《外科正宗》:「環跳疽,其發也,多因風寒濕邪,或因外傷,或因勞累過度,或因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濕濁內生,蘊結於下,日久化熱,流注經絡,阻遏氣血,結聚成毒,發為本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