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癘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癘癰
癘癰,又稱癘疽,是指生於足背兩旁的癰瘍,形雖小如棗粟,但病情較重,故有「癘癰」之稱。多因足三陰經虧損所致。如紅腫疼痛,潰破流膿,腐去而不黑,屬於濕熱偏盛,這是順證。若微紅微腫,潰後膿水清稀,屬陰寒反滯,不易癒合。若瘡色暗黑,漫腫無頭,疼痛而不化膿,伴有惡寒發熱,心煩口渴,小便淋瀝等,則病情險惡。
《外科正宗》中記載:「癘癰,生於足背兩旁,如棗粟,色紅腫痛,潰破流膿,腐去而不黑,此濕熱偏盛,順證也。若微紅微腫,潰後膿水清稀,此陰寒反滯,不易收斂,非順證也。若色暗黑,漫腫無頭,疼痛而不化膿,此為陰毒內盛,必有惡寒發熱,心煩口渴,小便淋瀝等症,其證險惡。」
癘癰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外洗,或用黃連、黃芩、大黃等清熱瀉火的中藥內服。若有陰寒反滯者,可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溫經散寒的中藥內服。
癘癰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足部衛生,避免受涼,不穿不透氣的鞋子。平時可多吃一些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,如綠豆、苦瓜、西瓜、山楂等。
古籍原文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「癘癰,生於足背兩旁,如棗粟,色紅腫痛,潰破流膿,腐去而不黑,此濕熱偏盛,順證也。若微紅微腫,潰後膿水清稀,此陰寒反滯,不易收斂,非順證也。若色暗黑,漫腫無頭,疼痛而不化膿,此為陰毒內盛,必有惡寒發熱,心煩口渴,小便淋瀝等症,其證險惡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