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經行便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經行便血

經行便血是指婦女在月經期間或經前出現大便出血,且在月經結束後即停止的病症。跟月經週期無關的大便出血不屬於這個病症的討論範圍。

常見證候

  1. 胃腸鬱熱經行便血:經前或經期出現大便出血,血色深紅或鮮紅。其他症狀可能包括面赤脣乾、咽燥口苦、月經量少而顏色呈現紫紅且質地黏稠,甚至經閉不行;大便乾燥,小便黃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
  2. 脾失統攝經行便血:經期出現大便出血,血色暗淡,肢體疲倦乏力,氣少懶言,面色無華,心悸睡眠少,食少便溏,四肢溫度不足。月經提前而且量多,經血的顏色也呈現暗淡。舌苔顏色淡白並出現齒痕,脈細緩無力。

鑒別分析

  1. 胃腸鬱熱經行便血: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實熱證引起的,多因飲食過於辛辣、炙煿等乾燥血液、激動陽明腸經,造成大腸出血。這種情況屬於沖為血海,屬於陽明腸經的一部分。月經快要來潮時,子宮內的氣血同時充盈,引發了大腸內的隱藏熱氣,迫使血液下行,所以大部分情況下便血發生在經前一、二天;由於血液為熱所灼,所以便血的顏色和月經血一樣是紫紅且黏稠的;由於血液流向後陰不暢順,所以月經量少,甚至經閉不行;陽明腸經鬱熱內盛,因此面色會有紅暈、口乾,大便乾燥且尿液呈赤色,舌頭顏色紅並附黃苔,脈搏滑且快。治療方面,應該清熱涼血,調節月經並止血,可以使用約營煎方藥物。

  2. 脾失統攝經行便血:這種情況屬於虛寒症。多由長期患有便血,中氣受損而導致。也有可能由於飲食不當、過度勞累、七情內傷等因素,損傷了中氣。氣血是相互關聯的,如果氣虛導致無法統攝血液循環,再加上月經期間的血液流失,胃腸的氣血進一步虛弱,陰血無法保持,所以會出現便血。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月經結束後,且血液的顏色暗淡而量多。此外,還會伴隨肢體疲勞乏力,心悸氣短,食慾減少,便溏,舌苔淡白,脈搏虛弱等脾虛和氣虛的症狀。治療方面,應該以補氣養血為主,可以選用歸脾湯或黃土湯等方劑。

文獻引用

《傅青主女科.調經》:有些人會認為婦女在行經前一天出現大便出血是血崩的症狀,而實際上是月經流向大腸。大腸和行經的路線是不同的,為什麼月經的血液會流進大腸內呢?這是因為人們不瞭解胞胎的系統,胞胎的血液通過上通心臟再通過腎臟,心臟和腎臟之間沒有交流,所以胞胎的血液無法迴流,而心臟和腎臟之間的氣血也無法相互照顧,所以只能任其自由流通,這就是為什麼血液會從小腸流到大腸的原因。治療方法就是要補進心臟和腎臟的氣血,使心臟和腎臟的氣血互相交流,這樣胞胎的氣血就不會散失,大腸的血液也不會隨意流動,從而停止便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