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奪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奪血

奪血是指血液的喪失,也可指劫奪之意。血液和汗液都來源於水谷之精氣。對於血虛患者來說,本來津液就不足,若過度出汗,就會傷害營養和血液的生成,這種情況就被稱為「奪血」。

《醫宗金鑒·汗證》中說:「汗出過多,就會奪血。」《醫學心悟》中也提到:「汗出過多,會造成奪血;血虛導致汗出過多,汗出過多又會加重血虛症狀。這是一種循環往復的病症。」

奪血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外感風寒:受到外界冷風寒氣的侵襲,身體表面的抵抗力薄弱,表層保護能力不足,營養和氣血會過度流失。

  2. 內傷勞倦:長期勞累使脾胃功能虛弱,運化功能失調,從而無法正常代謝水谷精微,進而形成血虛。

  3. 大量失血:長期或大量出血會使血液虧損。

  4. 心理壓力:情緒不穩定或壓力過大,會使肝臟功能失調,氣血不和,進而導致血虛。

奪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面色蒼白,脣指甲變淡,或表現為面色枯黃,眼神無神。

  2. 頭暈目眩,心跳加快,呼吸急促,四肢無力。

  3. 失眠多夢,記憶力減退,注意力不集中。

  4. 食慾不振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長。

  5. 月經量減少,顏色較淡,月經期延長,或甚至出現停經現象。

  6. 舌苔淡白,脈搏細弱。

治療奪血以補充血液為主,同時要固表止汗。

  1. 補血藥:適用的藥材有熟地黃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阿膠、黃芪、黨參、白朮等。

  2. 固表止汗藥:適用的藥材有黃芪、白朮、浮小麥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
  3. 其他藥物:根據患者具體情況,可以適當加用其他藥物,如柴胡、黃芩、生龍骨、牡蠣等,以舒緩肝氣鬱結,平衡肝臟陽氣。

預防奪血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
  2. 平衡勞動和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。

  3. 遵從清淡飲食,保持營養均衡。

  4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
  5.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,及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