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痛,又稱「胃脘痛」。因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,所以又叫「心下痛」。多因長期飲食不節或精神刺激而發病。初則肝胃不和,胃氣鬱滯;久則氣滯血瘀,損傷胃絡,由氣及血而成此證。臨床主要有肝胃不和,脾胃虛寒之分。

屬於肝胃不和的,如胃脘脹滿,痛連脅肋。兼有心煩易怒、泛酸、嘈雜、口苦的為火鬱;若痛處固定而拒按,便黑、脈澀的,為血瘀。

屬於脾胃虛寒的,症見隱痛喜按,泛吐清水,形疲肢冷,大便不實等。

胃痛在《黃帝內經》中被稱為「心下痞」,是指胃脘部位疼痛,常常伴有胃部脹滿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胃痛的病因多與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勞累過度等因素有關。

飲食不節是導致胃痛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暴飲暴食、吃得過飽,會導致胃部負擔過重,引起胃酸分泌過多,進而引發胃痛。

情志不遂也是導致胃痛的原因之一。長期處於精神壓力、情緒緊張、焦慮等不良情緒之下,會導致肝氣鬱結,影響脾胃功能,從而引起胃痛。

勞累過度也是導致胃痛的原因之一。過度勞累會導致氣血不足,脾胃功能失調,從而引起胃痛。

胃痛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。飲食不節引起的胃痛,可以通過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。情志不遂引起的胃痛,可以通過心理疏導、中醫中藥等方法進行治療。勞累過度引起的胃痛,可以通過休息、調理飲食等方法進行治療。

胃痛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,如果出現胃痛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