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痿症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痿症是中醫名詞,指肢體萎弱廢用的一類病症,又稱「痿躄」(音「畢」),多由下肢無力開始,漸至手足軟弱,肌肉麻木不仁,皮膚乾枯失澤等。亦有在高熱後出現四肢痿弱不舉,或產後萎軟失用的。其病因可能由於「肺熱葉焦」,邪熱灼傷血脈,或陽明濕熱傷筋,致筋弛不收;或肝腎虧損,精血不足,使筋失濡養所致。按其病因和症狀還有「筋痿」、「脈痿」、「肉痿」、「骨痿」、「皮毛痿」等。詳見各條。
痿症的病因和症狀
痿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肺熱葉焦:肺熱灼傷血脈,使血液運行不暢,導致筋脈失養,出現痿症。
- 陽明濕熱傷筋:陽明經主筋,濕熱之邪侵犯陽明經,導致筋脈失養,出現痿症。
- 肝腎虧損:肝腎主筋,肝腎虧損,精血不足,不能濡養筋脈,導致筋脈失養,出現痿症。
痿症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下肢無力:是痿症最常見的症狀,多由下肢開始,逐漸蔓延至全身。
- 手足軟弱:手足肌肉無力,不能正常活動。
- 肌肉麻木不仁:肌肉麻木,觸之不仁。
- 皮膚乾枯失澤:皮膚乾燥、粗糙,失去光澤。
- 高熱後四肢痿弱不舉:在高熱之後,四肢突然痿弱,不能舉起。
- 產後萎軟失用:產後出現四肢萎軟,不能正常活動。
痿症的治療
痿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清熱涼血:肺熱葉焦導致的痿症,可用清熱涼血的方法治療,常用藥物有生地、玄參、赤芍等。
- 利濕清熱:陽明濕熱傷筋導致的痿症,可用利濕清熱的方法治療,常用藥物有茵陳、金錢草、黃柏等。
- 補肝腎、益精血:肝腎虧損導致的痿症,可用補肝腎、益精血的方法治療,常用藥物有熟地、山藥、枸杞子等。
痿症的預防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- 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不吃生冷寒涼食物。
- 不熬夜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-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