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癇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癇症

癇症,又稱為「癲癇」或俗稱「羊癇風」,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。特徵為發作時突然昏倒、口吐涎沫、兩目上視、四肢抽搐,或發出如豬羊的叫聲,醒後除感覺疲乏外,康復如常人,並往往不定時地發作。

中醫學認為,癇症的病因可能是由於大驚大恐傷及肝腎,導致腎虛肝旺。或是由於續發於其他疾病,使痰聚經絡,阻塞清竅,導致氣逆痰湧,從而突然發作。也可能是由於先天因素引起,常見於兒童時期。

臨床上,癇症可分為「陰癇」和「陽癇」兩類。陰癇多由先天不足和腎虛肝旺所致,病人會出現面色蒼白、四肢冰冷、抽搐不止或昏迷不醒、舌淡苔白、脈沉細等症狀。陽癇多由外感風邪和痰熱內擾所致,病人會出現面色紅、發熱煩躁、抽搐不止或昏迷不醒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滑等症狀。

癇症的治療主要以扶正祛邪為主。對於陰癇,宜補腎益肝,常用的藥物包括六味地黃丸、天麻鉤藤飲等。對於陽癇,宜清熱化痰,常用的藥物包括羚羊角鉤藤飲、鎮肝熄風湯等。

為了預防癇症的發生,應注意避免驚恐、勞累過度、飲食不節。同時及時治療其他疾病,以防止癇症的發作。

古籍原文中的《黃帝內經》認為「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」,表明癇症與肝臟有關。《素問·風論》指出,風是百病之源,其治則需發汗。《靈樞·本神》提到驚恐會導致心動,而不知所措。《諸病源候論》認為癇症是由於驚恐所致,主要病變在肝臟,引起心臟疼痛,發作時出現眼睛上翻等症狀。《丹溪心法》認為癇症多由驚恐、內傷肝腎、外感風邪、痰熱內擾等因素引起。

近年來,隨著醫學的進步,對於癇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有了更深入的瞭解。目前認為癇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,多種因素包括遺傳、環境和代謝等都與其發病有關。

遺傳因素是癇症的重要病因之一。研究表明,癇症患者的家族中,癇症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非癇症家族。環境因素也是癇症的重要病因之一。腦外傷、腦炎、腦腫瘤等腦部疾病,以及高熱、中毒等環境因素都可能引起癇症。代謝因素也對癇症的發病起到重要作用。研究表明,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代謝性疾病可能誘發癇症。

癇症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。目前認為,癇症的發病與神經元興奮性增高有關。神經元興奮性增高會導致神經元異常放電,從而引起癇發作。

目前,癇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。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癲癇藥物、鎮靜安眠藥物、抗焦慮藥物等。在一些情況下,手術治療和心理治療也可作為癇症的治療方法。

對於預防癇症,應注意避免誘發因素,如驚恐、過度勞累、飲食不節等。同時,有癇症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,以早期發現癇症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