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厥頭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厥頭痛,簡稱「厥頭痛」。因肝氣失調而引起的一類內傷性的頭痛症。其中,因怒氣傷肝,肝氣上逆,上衝於腦而發作的頭痛,稱「肝逆頭痛」,疼痛常以左側為甚,並伴有脅痛;若平素胃氣虛寒,以致肝胃不和,肝氣夾胃中寒渴之氣上衝厥陰經脈,症見頭巔頭痛、四肢厥冷、嘔吐涎沬的,稱「厥陰頭痛」。

肝厥頭痛的病因病機

肝厥頭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肝氣鬱結:肝主疏泄,主藏血,肝氣鬱結,疏泄失常,氣機不暢,可導致肝陽上亢,肝火上炎,或肝陰不足,肝陽偏亢,均可引起頭痛。
  2. 肝胃不和:肝與胃相表里,肝氣鬱結,可導致胃氣不和,胃氣上逆,上沖於頭,可引起頭痛。
  3. 肝腎陰虛:肝腎同源,肝腎陰虛,可導致肝陽偏亢,肝陽上亢,可引起頭痛。

肝厥頭痛的臨床表現

肝厥頭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頭痛:頭痛為肝厥頭痛的主要症狀,多為脹痛、刺痛、跳痛,疼痛部位多位於頭頂部、前額部、兩側太陽穴,或枕部,疼痛可向耳後、頸部放射,疼痛性質多為持續性,可伴有頭脹、頭重、頭暈、目眩、耳鳴、耳聾、目赤、口苦、咽干、脅痛、胸悶、心煩、失眠、多夢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赤等症狀。
  2. 四肢厥冷:肝厥頭痛患者常伴有四肢厥冷,四肢厥冷多為冷感,可伴有出汗、畏寒、手足麻木、口唇青紫等症狀。
  3. 嘔吐涎沬:肝厥頭痛患者常伴有嘔吐涎沬,嘔吐涎沬多為清稀、白色,可伴有噁心、反胃等症狀。

肝厥頭痛的診斷

肝厥頭痛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肝氣鬱結、肝胃不和、肝腎陰虛等病因病機進行診斷。

肝厥頭痛的治療

肝厥頭痛的治療主要以疏肝理氣、和胃降逆、滋陰降火為主。常用中藥有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香附、鬱金、川芎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。

肝厥頭痛的預防

肝厥頭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過食肥甘厚膩、生冷辛辣之物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肝臟疾病。

肝厥頭痛是中醫臨床常見的一種頭痛類疾病,其病因病機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。因此,在治療肝厥頭痛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,以取得最佳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