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痘衣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痘衣法

痘衣法為中醫傳統「人痘接種法」之一種,屬人工免疫之早期實踐,旨在透過接觸傳染源,誘導人體產生對天花之抵抗力。其法簡便,取天花患兒貼身所著之內衣,令未出痘之健康小兒穿著二至三日,使痘毒經肌膚或口鼻緩緩侵入,以達種痘之效。

此法之機理,源於中醫「以毒攻毒」之理論。天花痘毒雖為外邪,然經衣物間接傳遞,其勢已減,正氣充盛者得之,可激發體內抗邪之力,模擬出痘過程而減其凶險。通常著衣後九至十一日,受種者始見發熱,此為痘毒已透發之兆,稱「種痘已成」。然因痘衣所染毒力不穩,且受小兒體質差異影響,其成功率較低。

若接種成功,其證候多較自然感染為輕,熱勢緩和,痘疹稀疏,順證居多,甚少逆險。此因人工染毒之量可控,正氣得以漸次應對,故《醫宗金鑒》有云:「以人痘法引毒外出,毒勢既分,血氣自安。」然此法仍屬「時苗」(即直接取患者痘痂或衣物為用),毒力未經馴化,故古代醫家後續發展「熟苗」技術,如「痘漿法」「旱苗法」等,以進一步減毒增效。

痘衣法之應用,反映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亦為免疫學之先驅。雖今已湮沒於現代醫學,然其辨證思路與實踐經驗,仍為中醫防疫史之重要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