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哮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哮症,又稱哮喘,是一種以呼吸時伴有喘鳴聲(呷呀聲)為特徵的疾病。常與喘互見。哮以聲響言,喘以氣息言。本病以其有痰鳴咳喘的症狀,故俗稱為「呷呀」,或「呷嗽」。自幼即患本病者稱為「天哮「。

中醫認為其病因主要是由於內伏痰飲,因外感,飲食,情志或勞累過度等因素而誘發,尤其與氣候變化關係更密切。病久可導致肺、脾、腎三臟皆虛,出現本虛標實的症候。臨床上大抵分為「冷哮」和「熱哮」兩種類型。「冷哮」,咳痰清稀,呈粘沫狀,口不渴,胸膈窒悶,或兼有風寒表症。「熱哮」,則痰濁稠黃膠粘,難以略唾,面赤、自汗、煩悶、喘脹迫促,或兼有風熱表症。

哮症的病因病機

哮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外感六淫:外感風寒、風熱、燥邪等,可導致肺氣失宣,肺失肅降,痰飲內生,壅遏肺道,氣道不利,而發為哮症。
  2. 飲食不節:過食肥甘厚味,生冷寒涼之品,可損傷脾胃,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痰飲內生,壅遏肺道,而發為哮症。
  3.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可導致肺失宣降,痰飲內生,壅遏肺道,而發為哮症。
  4. 勞累過度:勞累過度,耗傷氣血,肺氣不足,宣降無力,痰飲內生,壅遏肺道,而發為哮症。

哮症的臨床表現

哮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喘息:是哮症的主要症狀,表現為呼吸急促,氣促不暢,呼多吸少,甚則不能平臥,胸悶氣急,喉中哮鳴。
  2. 咳嗽:多為陣發性,咳嗽頻繁,痰多色白,粘稠,不易咳出。
  3. 痰鳴:咳嗽時可聞及痰鳴音,痰鳴音高低粗細不一,可隨呼吸而變化。
  4. 其他症狀:可伴有胸悶、氣短、心悸、頭暈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等。

哮症的診斷

哮症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喘息、咳嗽、痰鳴等,結合病史、體征,以及輔助檢查,如胸部X線檢查、肺功能檢查等,可以做出診斷。

哮症的治療

哮症的治療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,可根據患者的病情,辨證施治,常用中藥有麻黃、杏仁、白果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。

哮症的預防

哮症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限酒,避免過度勞累,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2. 飲食宜清淡,不宜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

哮症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肺、脾、腎三臟皆虛,出現本虛標實的症候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哮症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