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身瞤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身瞤動,即身體的肌肉掣動。其原因有由於發汗太過,陽氣和陰液受傷;有由於陽虛失去促進津液產生的正常功能,氣液不足,肌肉失去溫養所致。

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「陽氣者,精也,其華在表,其充在骨,其志在怒。」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,是人體陰陽之氣的統帥。陽氣充足,則人體氣血旺盛,肌肉強健;陽氣不足,則人體氣血虧虛,肌肉失去溫養,出現身瞤動。

發汗太過,會損傷陽氣和陰液,導致陽氣不足,肌肉失去溫養,出現身瞤動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曰:「汗出過多,則陽氣外泄,陰液內竭,故身瞤動。」

陽虛失去促進津液產生的正常功能,氣液不足,肌肉失去溫養,出現身瞤動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「陽虛則陰盛,陰盛則陽虛,[陽虛則外寒](/dic/18109),外寒則內熱,內熱則陽氣不能外達,故身瞤動。」

身瞤動的臨床表現為肌肉不自主地抽動,可見於多種疾病,如中風、癇症、癲癇等。治療上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若是由於發汗太過所致,可予以補益陽氣、滋陰生津的藥物治療;若是由於陽虛所致,可予以溫補陽氣、益氣養血的藥物治療。

身瞤動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,臨床上應注意鑑別診斷,並根據病因辨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