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發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【常見證候】 疫毒發黃:起病急驟,黃疸迅速加深,身目均呈深黃色,其色如金,高熱口渴,煩躁不安,或神昏譫語,或鼻衄、齒衄、嘔血、便血,肌膚出現瘀斑,舌質紅絳,苔黃膩,乾燥少津,脈數。

疫毒發黃是一種急性疾病,其特點是病程非常迅速,患者的身體以及眼睛部分都會呈現明顯的深黃色,類似金子的顏色。患者還會出現高燒、口渴、焦慮不安的情況,有時候還可能出現意識混亂、語無倫次的情況。在此病發過程中,患者也可能出現鼻出血、口腔出血、嘔血、便血等症狀。此外,患者的皮膚上也會出現瘀斑。舌頭的顏色呈現紅絳色,舌苔呈現黃膩狀,患者的口腔也可能呈現乾燥少津的情況。脈搏會比較快。

【鑒別分析】 疫毒發黃屬於陽黃範疇,是一種急性疾病。病因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,患者病情反應非常迅速,身體迅速呈現深黃色,患者也會出現發燒、口渴、焦慮等症狀。有時候還有鼻出血、口腔出血、嘔血、便血等情況。皮膚上也可能出現瘀斑。舌頭呈現紅絳色,舌苔厚黃,口腔乾燥,脈搏較快。

瘀血發黃:身黃,其色晦暗,面色青紫或黧黑,或脅下有癥塊,疼痛不舒,或小腹脹痛而小便反利,皮膚可見蛛紋絲縷,或有低熱,或大便漆黑,舌質紫暗或有瘀斑,脈弦澀或細澀。

瘀血發黃是由於瘀血造成的,身體呈現晦暗的黃色,面色可能呈現青紫或黑紫色,脅下可能有結塊引起的疼痛不適。有時候還可能有小腹脹痛導致小便不順暢的情況。皮膚上可能出現細小的血管網絡,有時候也會有低燒。大便顏色可能變成黑色。舌頭呈現暗紫色或有瘀斑,脈搏則較弦或細澀。

脾虛血虧發黃:肌膚發黃無光澤,神疲乏力,心悸失眠,頭暈,爪甲不榮,舌質淡,脈濡細。

脾虛血虧導致發黃的情況下,患者的肌膚呈現黃色並且沒有光澤,患者感到疲乏乏力,還有心悸、失眠、頭暈的症狀。指甲也失去了健康的樣子。舌頭呈現淡白色,脈搏濡細。

【診療原則】 濕熱發黃的治療以清利濕熱為主,可以選擇梔子大黃湯。 寒濕發黃的治療應以溫化寒濕為主,可以選擇茵陳朮附湯。 疫毒發黃的治療應該針對病毒感染進行治療,包括降溫等方法。 瘀血發黃的治療要從活血化瘀的角度進行,可以選擇相關的方劑。 脾虛血虧發黃的治療要以補益脾氣和滋補血液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