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裡急後重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裡急後重

裡急後重是痢疾病證中的一個主要症狀。最早見於《難經》,描述為腹部疼痛,欲便而迫不及待,排便時窘迫而排出不暢。古代醫書例如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均有描述過下痢(下利)後重的情況。《丹溪心法》治痢十法中的"虛坐努責"與裡急後重的症狀相似,但不同的是虛坐努責是時時欲便,臨廁時卻努掙難出。裡急後重多見於痢久陰血虛虧的患者,症狀較為嚴重,但腹痛則不明顯。

常見證候

  1. 濕熱裡急後重:腹部疼痛,急迫欲便,排便時窘迫,肛門重墜而灼熱,下痢膿血,發熱口渴,胸脘痞悶,舌苔黃膩,小便短赤,脈多滑數。
  2. 氣滯裡急後重:多表現為腹脹痛或竄痛,甚至連及脇肋,痛即欲便,排便後疼痛減輕,排便不暢,肛門下墜,排便時帶有膿血,脈象弦細。
  3. 氣虛裡急後重:隱隱的腹痛,時常欲便,但排便時不暢,肛門下墜,嚴重時會脫肛。伴有神疲倦怠,氣虛懶言,心悸自汗,痢下白多赤少。舌質淡胖,脈細緩。
  4. 津傷血虛裡急後重:持續腹痛,裡急欲便,臨廁時努力排便困難,甚至僅有少量粘液排出,肛門下墜,痢下赤白兼而有之,口乾脣燥,午後潮熱,夜間發熱加劇,體形瘦弱疲勞,舌紅少苔或剝苔,脈細數。

鑒別分析

濕熱裡急後重與氣滯裡急後重:在痢疾病程中,濕熱和氣滯通常同時存在並互相影響。濕熱會壅滯腸道,使氣機阻滯,引起腹痛和裡急感;同時,邪熱進入大腸,造成氣滯和熱壅,使排便困難。根據《傷寒來蘇集.卷四》的說法:"暴注下迫屬於熱,熱利下重乃濕熱之穢氣鬱遏廣腸,故魄門重滯而難出也"。氣機阻滯也會導致水濕運化不暢,水濕滯留,轉變為熱邪,引起腹部痛和排便後重感。因此,濕熱偏重者,症狀包括腹痛欲便,排便窘迫後重,肛門灼熱,胸脘痞悶,舌苔膩等。治療上以清熱利濕為主,輔以調氣,可選用芍藥湯。氣滯偏重者,症狀包括裡急腹痛,腹痛延伸至脇肋,排便時感到窘迫,排便不暢。治療上以理氣化滯為主,可使用木香檳榔丸加味。

氣虛裡急後重與津傷血虛裡急後重:這兩種情況都屬於虛證,常見於久痢不癒的患者。"氣為血帥,血為氣母",氣虛可以導致血虛,而血虛也可以導致氣虛,二者相互關聯,但在症狀和治療上有明顯的區別。陰血虛多由久痢傷陰,耗損營血而引發,痢下的便便像凍結一樣黏稠,排便困難,伴有心煩口乾,脈細數。治療上應該滋補陰虛,養血清熱,可選用黃連阿膠湯加當歸、烏梅。氣虛則是由於久痢傷脾,脾胃運化功能失調,氣血生成受阻,導致氣虛下陷,使肛門下墜,甚至脫肛不收,痢下白多赤少,食慾不振,體力疲倦。《張氏醫通.痢疾》提到:"裡急而頻見污衣者,氣脫也"。因此,氣虛裡急後重的治療以補氣為主,輔以酸斂固澀,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烏梅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