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洒淅惡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洒淅惡寒,中醫名詞,出自《傷寒論》。

《傷寒論》中記載:「太陽病,發熱惡寒,無汗,灑淅惡寒者,桂枝主之。」

「灑淅惡寒」是指病人惡風寒時,好像被冷水噴洒在身上,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覺。

《傷寒論》中對「灑淅惡寒」的描述非常形象,生動地表現了患者的臨床表現。

「灑淅惡寒」是太陽病的典型症狀之一,多見於風寒感冒。

風寒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由風寒之邪侵襲人體所致。

風寒感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惡寒、無汗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清鼻涕、咳嗽、咽喉痛等。

「灑淅惡寒」是風寒感冒的一個重要特徵,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在診斷時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「灑淅惡寒」的治療以辛溫解表為主,常用藥物有桂枝、白芍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
桂枝具有發汗解表、溫經通絡的作用;白芍具有養血和營、緩急止痛的作用;生薑具有發散風寒、溫中止嘔的作用;大棗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的作用。

「灑淅惡寒」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3.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勤換衣。
  4. 在流感流行季節,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。
  5. 一旦出現發熱、惡寒、無汗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
「灑淅惡寒」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引起其他併發症。

因此,如果出現「灑淅惡寒」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